“人造太阳”发电成功?听听深大专家怎么说→

通过“人造太阳”获得的核聚变能源来最终解决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,是国际社会的共同心愿。而此前如何尽可能实现净能量增益,一直是困扰各国科学家的一大命题。近日美国能源部宣布,劳伦斯·利弗莫尔国家实验室(LLNL)运营的国家点火装置(NIF)实现了“点火”,同时产生的聚变能量超过了启动反应使用的激光能量,首次实现可控核聚变反应的净能量增益。

这是否意味着,人类很快可以实现这一梦想?对此,深圳大学物理与光电工程学院教授林晓东12月18日接受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采访表示,乐观估计至少需要二三十年,才能实现核聚变商业化发电,而核聚变商业化的广泛应用,到进入寻常百姓家,则需要更长时间。

01

此次“点火”还达不到发电要求

据了解,核聚变是模仿太阳的原理,使两个较轻的原子核结合成一个较重的原子核,结合期间释放出大量能量 。与化石能源相比,核聚变反应不排放二氧化碳,与目前广泛应用的核能(核裂变)相比,它既不会产生核废料,辐射也极少,因此被称为清洁能源的“圣杯”。

NIF此次成功“点火”,能否破解人类能源难题?中国工程院院士杜祥琬则表示,NIF的目的,不是给人类提供能源解决思路,而是核武器研究。据悉,NIF由美国能源部下属管理核武器的国家核安全局负责运行,它的主要任务是实现能产生高能量的聚变反应,并为美国核武器储备的维护提供指导。杜祥琬认为,LLNL的核聚变增益属于聚变物理范畴,不太可能为人类能源问题提供解决思路。人们真正用于能源的核聚变,是一种非爆炸性的可控的核聚变。

抛开实验目的不说,NIF此次成果实现的净能量增益是否有意义?有报道指出,此次核聚变反应增益(输出除以输入)为1.2。而NIF最近的一次成果出现在2021年,增益约为0.7。对此,林晓东表示,这次实现的增益,在物理上来说是有意义的。

需要注意的是,这并不意味着NIF本身正在发电。根据实验分析,LLNL核聚变反应产生了超3.15MJ的能量,但NIF在此过程中消耗了高达322MJ的能量,大约是3.15MJ的102倍。林晓东教授解释说,就相当于输入能量100瓦,输出能量1瓦,输出能量只占输入能量的1%左右,这还达不到发电要求。再者这是通过激光惯性约束产生的能量,非常不稳定,没有实际意义。

02

中国参与“人造太阳”计划

据了解,“人造太阳”的途径目前有两种:一种是磁约束,即用磁场形成一个“磁笼”将它们束缚住,这样的机器叫“托卡马克”(Tokamak),又称环磁机;另一种是惯性约束,即用激光冲击燃料,让燃料急剧压缩,燃料在膨胀爆炸前发生聚变反应。这种方法其实也是氢弹的反应原理,此次成功点火用的是后者。前者事实上是更接近实用的核聚变方案。

目前,世界上已有近百个托卡马克装置,最先进的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(ITER)。ITER计划是当今世界规模最大、影响最深远的国际大科学工程之一,目的是通过建造反应堆级核聚变装置,验证和平利用核聚变发电的科学和工程技术可行性,从而解决人类未来能源问题。

2020年ITER在法国开启组装,将实现1.5亿℃的高温,目标是能够将50万千瓦的能量输出维持500秒,增益为10。

中国在这个“人造太阳”项目中,扮演中重要角色。在高达180亿欧元的项目总投入中,欧盟作为东道主出资45%,美国、中国、日本、俄罗斯、印度和韩国各出资9%。中国被认为是进步最快、加速度最大的一方。

ITER国际组织将整个工程划分为若干个采购包,中国需要承担总工程量的9%,涉及五大领域的14个采购包。这五大领域分别是超导、电源、包层、诊断和加料系统。中科院合肥等离子所原副所长武松涛,同时是ITER国际组织任托卡马克装置总装总工程师。他表示,中方贡献的超导导体、超导馈线等都是很重要的关键技术,中国完成的这些采购包,国外的反应都不错。

03

深圳大学为“人造太阳”“拾柴”

参与ITER项目,也带动了国内核聚变技术的发展。林晓东告诉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,根据有关协议,中国除了为ITER项目贡献实物及资金,国内的聚变发展也必须配套,这使得国内越来越多高校加入其中,如清华大学、中国科技大学,包括深圳大学也参与其中。目前林晓东所在的深圳大学新能源研究中心,承接了相关课题研究工作,并配合中科院合肥等离子所做核聚变反应相关的实验性工作,他本人也承担着相关基础研究工作。“众人拾柴火焰高,我们一起努力推动这个领域的科技进步。”他说。

需要注意的是,无论是哪条技术路线,核聚变商业化广泛应用,将“人造太阳”变成现实,都不是一蹴而就的。林晓东表示,要实现核聚变商业化的广泛应用,还需要科学家们能够大幅降低发电成本,使得电价接近日常水平,这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林晓东称,虽然核聚变商业化的道路比较长,但是可控核裂变获取能源却不失为目前解决人类供电的有效途径。相比风电、太阳能存在发电不稳定性的问题,核裂变是可控的较为清洁能源。

商报君精选

等你来pick→

原标题:《“人造太阳”发电成功?听听深大专家怎么说→》

阅读原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