职业经验关于工程效率团队的一些漫谈
工具也好、自动化也好,开展之前的价值度量,这是在动手前需要明确的,如果只是讲提升效率,我感觉这不属于价值度量,因为工具、自动化本身自带效率提升的 buff,更多的关注的是效率提升背后的东西,它的持续性,同时效率提升转化成了什么。
价值度量之后,是围绕着某个问题在某些场景下的解决方案设计,最终的工具、自动化只是一种解决问题的对外表现形式,真正的难点是解决方案设计是否真的解决痛点,甚至是类似场景下的痛点,以便推广是更具普适性。如果一上来就着手工具开发,容易忽略工具、自动化功能实现背后的真正痛点。工具、自动化本身最大的挑战不是实现,而是它的持续性,一个东西做出来,持续的时间越长,收益越高。然而往往有些工具的使用成本、维护成本太高,导致它很 “短寿”,自然也很难体现出它的价值。
最后,摸索出适合本地化的工程效率组与业务组的合作模式,度量双方的价值产出,明确双方职责。在此之前基建很重要(基础的自动化、工具链平台建设),否则会发现没有一定基建的基础上很多东西,难以落地或者开展成本很高。
最后技术栈尽量统一,工具、自动化开发设计、代码尽量规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