外贸人必看!FORM E 证书申请,快速通关就靠它
在进出口贸易中,FORM E原产地证书的作用不可小觑。凭借该证书,东盟国家的进口商可以享受关税减免,降低进口成本,增强市场竞争力。其次,证书的有效性有助于加快海关通关速度,减少货物滞留时间,确保供应链的顺畅。此外,从宏观层面看,FORM E证书还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国家之间的贸易合作,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。
接下来,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FORM E原产地证书的申请流程及注意事项,以帮助各位更好地利用这一政策工具,提升在国际贸易中的竞争力。
一、申请流程
企业备案
出口企业需在中国国际贸易单一窗口进行相关备案,内容包括企业中英文印章、申领员信息、产品信息等。
产品预审
提交产品预审申请,申报产品HS编码、中英文名称、原材料情况、生产工序等,由海关审核该产品是否具备中国原产资格。
证书申报
1. 填写申请表:可通过中国国际贸易“单一窗口”、“互联网+海关”、中国贸促会申报系统等在线填写FORM E原产地证书申请表。申请表中需填写进出口双方信息、运输细节、商品描述、适用原产地标准等各栏目内容,应依据各自贸协定相关规定如实申报。
2. 提交申请材料:通常需要提交出口合同或订单、商业发票、装箱单、进出口经营权证明文件、产品信息等,以证明产品的原产地及交易的真实性。
材料审核
海关或贸促会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材料及申报内容进行审核,确保材料真实、完整、准确,申报内容符合相关规定。审核过程中,可能会要求企业补充或修改相关材料。
证书签发
1. 企业自助打印或现场领取:如果审核通过,企业会收到证书审核通过回执,即可自助打印FORM E原产地证书,也可以到海关现场办理签发手续。
2. 后发证书:若未能在货物出口三天内申请FORM E证书,可申请后发证书,开船后一年内的货物可签补发证书,但需在证书上注明“后发”字样。
二、注意事项
有效期
FORM E原产地证书的有效期是自签发之日起1年。需要注意的是,该证书是用于证明货物原产于相关协定成员国,并且要在货物出运前或出运时签发(特殊情况可申请后发证书)。
在实际的贸易通关过程中,证书需要在有效期内提交给进口国海关,作为享受协定税率优惠的凭证。如果超过有效期,进口国海关可能会拒绝给予关税优惠待遇。
FORM E原产地证书不适用情况
1. 不符合原产地规则的货物
完全非原产货物:如果货物的原材料全部来自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成员国,且在区内未进行实质性加工改变货物的税则归类、完成特定制造或加工工序以及增值超过规定比例等,不具备中国原产资格,不能申请。
特定原产地标准不满足的货物:对于含有进口成分的货物,若其HS编码不在PSR(产品特定原产地规则)和CTH(税则归类改变)清单内,且不满足其他相关原产地标准,如中国原产价值成份未达到规定比例等,不能申请。
2. 超出证书适用范围的货物
非出口至东盟成员国的货物:FORM E原产地证书是专门用于中国出口到东盟国家的货物,若货物出口目的地不是文莱、柬埔寨、印度尼西亚、老挝、马来西亚、缅甸、菲律宾、新加坡、泰国、越南等东盟10国,则不能申请该证书。
3. 禁止或限制出口的货物
受出口管制的货物:某些涉及国家安全、公共利益、生态环境等方面的货物,受到中国政府的出口管制,如部分高科技产品、战略物资等,在未经许可或未满足相关出口管制要求的情况下,不能申请FORM E原产地证书。
不符合进口国法规和标准的货物:即使货物原产于中国且符合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原产地规则,但如果不符合进口国的相关法规、标准和质量要求,进口国海关也可能拒绝接受FORM E原产地证书,无法享受关税优惠待遇。
4. 特殊贸易方式下的部分货物
转口货物:对于经中国转口的外国货物,由于其原产国并非中国,不能申请中国的FORM E原产地证书,而应出具转口证书。
加工贸易货物:如果加工贸易货物在进口时未按规定进行加工贸易备案,或者在加工过程中未遵守相关加工贸易监管要求,导致无法准确确定货物的原产地,可能无法申请FORM E原产地证书。
结语
在与东盟国家开展进出口业务时,FORM E原产地证书对外贸企业的意义不言而喻。如果企业想在外贸领域有长远稳健的发展,就需把 FORM E证书重视起来,按流程精心准备资料,留意申请的各个环节,合规使用证书。只有如此,才能充分享受政策红利,提升自身竞争力,在风云变幻的国际贸易浪潮中破浪前行,斩获更多商机!
标签: 国际物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