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俱杯门票还没卖完,特朗普又给FIFA出难题!

伊朗、海地、利比亚等国球迷、家属和支持者,眼下都被挡在美国签证之外。

虽然特朗普的命令中明确“运动员、教练、直系亲属”等可以申请豁免,能顺利参赛,但成千上万普通球迷想来美国“朝圣”,可能真的无能为力。

FIFA和美国国务院虽然都表示,世俱杯、世界杯等“重大体育赛事”会获批,但并没有对普通球迷全面放行。

表面看,FIFA和白宫已声明,赛事参赛球员可以获得签证豁免。

像伊朗、利比亚、海地、委内瑞拉等国,只要球队晋级,都能顺利来美参赛,主力球员和随队官员也能成行。

但更大的问题是,谁来买单?

世界杯和世俱杯的真正热闹,靠的就是来自世界各地的“铁杆球迷”跨国消费。

现在不仅伊朗、利比亚、海地这些“高风险国”球迷几乎不可能拿到签证,就连部分拉美、非洲球迷的家属,也面临层层审核。

特朗普政府对签证态度一再收紧,意味着未来球场内空座率难免拉高,FIFA预期的“经济狂欢”恐怕要缩水。

FIFA主席因凡蒂诺曾乐观宣称,美国世界杯将拉动全球50亿美元经济增长,“欢迎全世界球迷来美观赛”。

但现实是:签证门槛一高,愿意为看球而远赴美国的“中小国家”球迷,只会更少。

从官方口径来看,无论FIFA还是美国高层,都不断保证“全球球迷都会被欢迎”。

但一边是总统签禁令,列出“安全黑名单”,一边是FIFA对经济账的担忧、对票房的渴望。

谁都明白,如果这类政策持续紧缩,2025世俱杯、2026世界杯都会变成“美国本土足球节”,世界的“参与感”必然大打折扣。

FIFA和各大媒体其实已经嗅到危险。

过去几周,关于世俱杯揭幕战“门票大跳水”“数万张票滞销”等报道频频刷屏。

而这种“冷场”的背后,不仅是新赛制的水土不服,更有全球旅行政策收紧的隐忧。

如果说,足球的最大魔力在于“没有国界”,那美国本轮旅行禁令的最大威胁,就是让足球又一次被政治边界割裂。

球员、教练、官员可以豁免入境,但普通球迷却要被“隔离在场外”。

2025年世俱杯和2026世界杯,或许会成“史上最大规模的孤岛狂欢”——美国人主场嗨翻天,世界球迷望球兴叹。

这一次,FIFA的全球化理想,真有可能败给美国的“国门”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